水利水電工程中的鋼結構水閘門及鋼結構,有的長期浸于各種水質(海水、淡水、工業廢水等)中;有的由于水位變化或閘門啟閉常處于干濕交替的環境:有的還會受到高速水流的沖擊和泥沙、漂浮物、冰凌的磨擦;位于水面或水上部分還受到水蒸發的潮濕氣氛和飛濺的水霧作用;處于大氣中工作的結構還受到日光、空氣的作用。因為水工閘門的工作環境惡劣,影響因素眾多,我們有必要對腐蝕因素做一下分析。
腐蝕的因素
⑴氣候因素:鋼結構水閘門水上部位易受日曬雨淋、潮濕氣氛等的作用而發生腐蝕。
⑵鋼結構表面狀態:粗糙、機械損傷、空穴、焊接缺陷、縫隙等對腐蝕影響很大。
⑶應力和變形:應力和變形越大,腐蝕越甚。
⑷水質:淡水含鹽量較低,閘門的腐蝕視其化學成分及污染情況有所差異;海水含鹽量高,導電性好,海水中含大量氯離子,對鋼鐵的腐蝕性大,鋼閘門在海水中比在淡水中腐蝕嚴重。
⑸水流速度:鋼閘門受到水流及水中夾帶的泥沙等磨粒對金屬表面高速沖擊,產生沖蝕磨損;同時,水體的流動使極化作用加強,比較容易將腐蝕產物從結構表面隨水流沖走,使腐蝕加快,所以經常開閘泄水的閘門比長期關閉的閘門腐蝕嚴重。
⑹雜散電流:焊接作業或外加電流陰極保護均可能產生雜散電流,電流雜散的結果,常在雜散結構的陽極區發生不同程度的腐蝕,雜散電流越大,腐蝕越嚴重。這種腐蝕后果非常嚴重但還未引起足夠重視。
⑺水生物:鋼結構水閘門上常見的生物腐蝕多為點狀腐蝕坑,有時成片狀連接,最大坑深可達2.5mm。
⑻電偶腐蝕:鋼結構水閘門整體與相關不同材質零部件在潮濕環境和介質中形成異金屬連接,而發生嚴重的電偶腐蝕。
鋼結構水閘門常用防腐方法
鋼結構水閘門常用防腐方法中,工程上用得最多的是覆蓋層防腐和電化學保護。鋼結構水閘門常用的覆蓋層防腐方法主要有涂料防腐和噴涂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