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湖區五種模式推進安置房建設
記者昨天從蕪湖市鏡湖區獲悉,三年來,鏡湖區共規劃建設安置房項目22個,總建筑面積403.4萬平方米。今年新開工建設安置房118萬平方米,預計年內可竣工交付40萬平方米,所有安置房建設將在2013年全部竣工,安置房小區建設標準不低于商品房標準。
據悉,鏡湖區將采取五種方式加快安置房建設,這五種模式一是以土地招拍掛的形式代建。通過限房價、競地價的模式,由開發商通過土地招拍掛取得開發權后,代建安置房,這是鏡湖區安置房建設的主要模式。此類安置房項目有鏡湖新城、大礱坊、徽商春天、新都花園、天香苑、保興垾6號、光華工業園等地塊。二是開發商原地回遷代建。為解決遺留地塊拆遷問題,通過報請規劃部門同意,調整商業項目部分規劃指標,由地塊開發商代建安置房。此類項目主要有融匯錦江、吉和名流、左岸生活小區等。三是鏡湖區自建安置房,由區安置辦直接監督管理,此類項目主要有保興垾5號地塊和棠梅安置小區,以及花園路、弋江新生活、天湖花園、來龍里、在水一方等。四是團購安置房。為解決拆遷量大、安置房不足的問題,經市政府批準,鏡湖區在房地產開發企業團購部分商品房作為安置房,主要是中央城、重型二期、巨龍城市花園等小區。五是過渡房改造建設。為了緩解拆遷壓力,解決拆遷困難戶的過渡問題,在西洋里地塊、鏡湖新城8號地塊、絲綢廠地塊(兩個點)建設大批量的EPS鋼結構活動板房,總建筑面積約4萬平方米,現已進入公開招標程序,預計明年春節可建成約2萬平方米過渡房投入使用。
另據記者了解,除了安置房外,鏡湖區還加大廉租房建設,目前鏡湖區已有5個廉租房項目共計62112平方米、1362套,分別在鏡湖新城1號、3號、6號及紅光、保興垾、天香苑地塊,現已全部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