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19日,第八屆全國鋼結構行業發展研討會暨第二屆京津冀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全國主流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分享”作為本次研討會的第四大板塊備受矚目。行業領域專家、設計機構代表、企業家等齊聚一堂,探討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碰撞交流新技術、新模式,為繼續推進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實現建筑工業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本屆研討會由北京鋼結構行業協會主辦,廈門正黎明冶金機械有限公司、中國鋼結構資訊網承辦,中建二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東南網架股份有限公司、多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建誼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唐山市玉田縣人民政府、北京住總鋼結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浙江綠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浩石集成房屋有限公司協辦。“全國主流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分享”板塊由多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劍云主持。 “全國主流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分享”是本次論壇的重頭戲,主辦方邀請了中建鋼構有限公司、浙江東南網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綠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誼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多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河北晶通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裝配式鋼結構住宅體系方面有著積極探索和實踐的企業,分享了其發展成果及先進經驗。 
首先發言的是來自中建二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的陳峰,他以《多維度全過程信息化管理的裝配式結構施工應用》為主題,與參會嘉賓共同分享了中建二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多維度基于BIM信息化管理平臺,利用這一平臺可便捷地實現從原材料到構件安裝的全過程實時跟蹤,并可將鋼結構行業的數字化應用延伸到物流等環節。以數據管理為核心,以二維碼為載體,利用BIM技術及信息化,可實現裝配式鋼結構加工、運輸、安裝和運維的一體化管理,達到管理過程數據化、可視化,有效地降低了鋼結構傳統管理方式的差錯率,進一步提高了建筑鋼結構施工生產過程的數字化管理水平,從而加快推動行業的轉型升級,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 
多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劍云以“多維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在天津綠建項目的應用”為主題,從多維聯合集團裝配式建筑發展歷程、天津綠建專家公寓樓建設、裝配式建筑施工現場管理、多維裝配式外墻體系、多維裝配式工程實例等方面分享了多維聯合集團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方面的經驗。郭劍云介紹,天津綠建專家公寓樓結構體系采用的是密柱深梁結構體系,這種體系柱扁、窄梁,易于藏于墻內,室內無凸梁凸柱現象,不影響美觀和使用;無支撐的純框架結構,墻體處理簡單,利于提高維護構件標準化程度;密柱深梁組成抗側力體系,增加結構在無支撐時的適用高度。裝配式樓板采用多維第四代TDD裝配可拆式鋼筋桁架樓承板,墻板體系采用多維裝配式外墻體系即DW-VWALL金屬幕墻板組合外墻。同時郭劍云與大家分享了部品化裝修、裝配式整體衛生間等內容。 
浙江東南網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綠建事業部總經理郭慶分享了“裝配式鋼結構綠色建筑產業在新時代下的新擔當及新作為”,他介紹了東南網架在鋼結構綠色建筑方面的研究成果。詳細介紹了東南網架鋼結構綠色建筑集成體系,主要包括:鋼結構主體創新、鋼構件防腐防火、鋼結構適用的樓板體系、裝配式復合墻體系統、工業化整體衛浴系統、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系統、雨水回收系統及廚余垃圾處理系統等內容。介紹了綠色建筑集成技術體系在學校建筑、公寓建筑、醫院建筑及商品房和保障房等領域的成功案例。 
北京建誼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蘇磊作了《建誼集團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產業化踐行》的主題分享。蘇磊介紹,北京建誼集團的鋼結構住宅建設,始終堅持“簡約、快捷、優質、價廉”八字方針,利用BIM信息化和平臺技術體系,使項目全過程使用數據進行產品設計和工業化生產,在融合雙模檢驗、可視化監控和大后臺小前臺綜合管控基礎上,通過利用平臺經濟整合資源,最終實現了成本降低30%、時間節省50%的目標。同時,分享了建誼集團裝配式鋼結構關鍵技術,及其裝配式建筑產業能力。 
浙江綠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新華帶來《精工綠筑PSC裝配式集成建筑技術及應用》主題分享。劉新華介紹,精工綠筑以裝配式建筑價值為導向,以實現更加高效、更加綠色、更加可靠的高品質建筑為目標,致力于“PSC集成建筑”的研發,PSC(Precast steel&precast concrete integrated building system)集成建筑融合了預制鋼結構(PS)和預制混凝土(PC),包含PEC剪力墻結構、鋼筋桁架PC疊合樓板、單元式金屬幕墻和PC幕墻、裝配式內裝等產品與技術。圍繞“PSC”專屬技術,目前已取得專利152項,其中發明專利33項,并且完成多項試點工程應用,其中紹興市行政中心配套梅山江辦公樓和精工產業園公寓樓分別被評為住建部“裝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項目”。“PSC集成建筑”實現了結構、樓面、外墻、內裝、設備等的“全系統、全集成、全預制”,可實現裝配式建筑整體裝配率70~95%。“PSC集成建筑”實現了預制鋼結構與預制混凝土的技術融合,體現了鋼結構優越的結構性能,提升了裝配式建筑結構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時預制混凝土技術的融合又提升了傳統鋼結構建筑的舒適性、防火性、隔音性,突破了目前單一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和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技術瓶頸。 
中建鋼構有限公司北方大區總工程師陳華周作了《中建鋼構裝配式建筑研究與實踐》主題分享。陳華周介紹,中建鋼構隸屬于中國建筑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鋼結構產業集團,中建集團鋼結構唯一的制造平臺、核心的研發平臺、重要的安裝平臺,集研發、設計、制造、安裝、檢測全產業鏈運作,為客戶提供投資、開發、建造、運營一體化服務,是高端承建商、產品開發商、產業集成商。中建鋼構擁有5大新產品,分別為裝配式建筑、靜態交通、綜合管廊、海洋工程、慢行系統。裝配式建筑方面,陳華周以天津西青白領公寓、湛江東盛路人才房、武漢蔡甸奓山還建房、中建鋼構大廈、深圳漢京中心、敦煌大劇院、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會址、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2018年校舍建設一期項目、深圳南山區人民醫院改擴建項目等為例作了介紹。 
北京首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郭中華就“首鋼鋼結構住宅體系”與在座嘉賓作了分享。郭中華介紹:鋼集團裝配式住宅發展經歷三個階段:1996年到2006年是研發階段,研發出成套的多層鋼結構住宅體系,但由于當時三板部品不配套等原因,沒有進行具體工程項目的實施;第二階段是鋼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結構體系,2010年,在門頭溝鉛絲廠首次建造了一棟20層的鋼框架-混凝土核心筒體系鋼結構住宅保障房,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第三階段為多體系研發階段,2015年以來和相關單位研發出鋼框架-鋼支撐鋼結構住宅體系、鋼框架-防屈曲剪力墻結構體系、鋼框架-組合鋼板剪力墻結構體系、箱板鋼結構裝配式住宅體系、低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體系等。鋼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結構體系在門頭溝鉛絲廠公租房項目1#樓成功應用,其主體結構采用高頻焊矩形管混凝土組合鋼柱和H型鋼梁,梁柱節點采用外套筒梁柱節點,核心筒內置型鋼暗梁暗柱。外墻采用發泡水泥鋼筋桁架裝配式保溫墻板。外墻板與框架結構連接采用“上掛下拉”連接形式。鋼框架-鋼支撐結構體系在首鋼集資建房鑄造村鋼結構裝配式住宅4#、7#樓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該項目主要采用了8項新技術:①引入SI設計理念技術;②主體結構采用“鋼框架-鋼支撐”結構體系技術;③疊合樓板以及陽臺、樓梯、空調板等水平預制構件的施工技術;④200mm厚新型加氣條板+100mm厚復合保溫板的外墻板技術;⑤整體廚衛、架空地板等內裝一體化技術;⑥同層排水技術;⑦太陽能技術;⑧BIM信息化技術。 
河北晶通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凱寧作了《傳統鋼結構裝配式體系探索》主題發言。姜凱寧提出:鋼結構企業做轉型,首先最好是選擇從傳統的鋼結構過度到裝配式,然后依次解決生存問題、墻板問題、明確體系的問題,再適時解決梁柱等問題、最后要積極靈活應用BIM技術,順應EPC總包要求、逐步把裝配式內裝整合進來再納入新風和智能家居和被動房技術等。 8個高質量的主題分享,贏得在座嘉賓的陣陣掌聲。至此,第八屆全國鋼結構行業發展研討會暨第二屆京津冀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論壇的現場會議部分全部落下帷幕,期待我們明年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