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黝黑的皮膚,粗糙的雙手,走起路來步履如飛,炯炯有神的眼睛總閃爍著堅毅的光芒——他就是陜鋼集團龍鋼公司煉鐵廠供應二區的機修班長高建平。
多年來,他把火紅的青春和奔流的鐵水緊緊聯系在一起,用智慧、勤勞,用他的“精氣神”感染和帶領機修班組全體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想,擼起袖子,鉚足干勁,全力做好設備管理工作。
設備順行的領航者
原料供料系統承擔了煉鐵廠五座高爐所需原燃料的供應,主要設備是皮帶及其附屬設備,看似簡單,但面對點多、線長、面廣、環境復雜的特有性質,設備管理工作也不容小覷。為了使設備正常運行,保證各高爐所需的原燃料,他從設備日常點檢和檢修入手,制定了《各級設備點檢標準》,完善了區域特種設備、重點設備的維護標準。他常說:“設備就是我的寶貝,任何頭疼腦熱都不能大意。”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每天,他總是第一個到現場,每臺設備,他都會一一進行查看,對設備的運行情況了如指掌。
技術創新的領頭雁
高爐產量指標節節攀升,供料品種多,配比雜,數量大,尤其是燒結礦,要減少跌落點,降低固燃比,中間倉的物料就要及時循環,可面對大量的物料需求,該怎么保證?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加班加點,蹲現場、查資料,發現各皮帶溜槽落料角度均為90度的直通式溜槽,落差大,落料點分散,導致燒結礦跌落后易破碎,物料由溜槽進入下一條皮帶容易堵塞,且對皮帶表面和溜槽內部磨損較大。他設想:如果用45度階梯式溜槽代替,在供料過程物料會將溜槽內層臺階填滿,從而形成料打料現象,減小物料落差,集中了落料點,這樣就會減輕燒結礦跌落后造成的破碎,而且減輕了對皮帶表面及溜槽內部的磨損,可謂一舉三得。
有了想法,他一刻都不耽擱,聯系備件、制定方案、組織人員實施,可十多個溜槽都需要更換,時間緊、人員少、任務重,面對諸多困難,他毫不退縮,帶著工友們甩開膀子干了起來。帶廊內肆虐的揚塵,電焊的炙烤、弧光的刺痛與他們的堅強、毅力、汗水交織著,熬紅了雙眼,喊啞了嗓子也絲毫顧不上……時間一點一點過去了,此時已經晚上十一點了。
“老高,你去休息會吧,你已經連續熬了兩個通宵了!”
“不行,現在是安裝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安全,技術方面,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他果斷的拒絕道。奮戰兩天兩夜后,溜槽的更換工作終于圓滿結束。
“快看,現在供應600噸的燒結礦只需40分鐘,比原來節省了20分鐘,而且燒結礦經過溜槽也完好無損!”
班長梁小杰目不轉睛的看著電腦說道,“還有,溜槽的維修費用年可節約9萬余元。”技術員也仰著滿是污漬的臉興奮的說,直到此時,他那黑乎乎的臉寵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鋼城是他魂牽夢繞的地方,是他立身依靠的大家庭,是他智慧和汗水凝聚的熱土,正是因為飽含著對鋼城的愛,才讓他邁著更有力的步伐為鋼城添磚增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