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鋼結構活動房屋行業行業整體裝備水平的問題
鋼結構活動房屋行業并沒有很高的技術門檻。目前國內參與企業有上千家,其中包括大量設施簡陋、設備簡單、施工粗糙的“作坊式”工廠,其生產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較低。許多企業缺乏自主創新意識,還停留在盲目擴大生產規模、生產低檔產品的階段。
隨著社會的進步,鋼結構活動房屋行業這種粗放式的增長方式必須得到改變。鋼結構活動房屋生產企業應著力提高裝備素質和工藝水平,通過開發沖、壓模具提高生產效率,通過噴涂流水線實現涂裝的自動化,通過采用水性漆等新材料提高產品的涂裝質量。要開發與應用機器人、機械手技術、高頻焊接技術,實現焊接自動化。預計到“十二五”后期,那些技術水平低、產品無特色的企業逐步被淘汰出該行業,鋼結構活動房屋企業經過優勝劣汰,將會在競爭中重新組合,形成經濟規模,行業整體水平將會有較大的提高。“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將是鋼結構活動房屋生產制造的必然趨勢。
6.2規范行業管理方面的問題
長期以來,國內鋼結構活動房屋這一新興產業由于沒有統一的產品標準,行業主管單位也不明確,幾千家鋼結構活動房企業各自為戰,產品質量良莠不齊。行業主管單位的不明確和產品標準的缺失,不利于對生產企業的管理和產品質墾的監督檢查,最終可能導致這一新興產業的市場混亂。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出現相互壓價、偷工減料、忽視產品設計等隱患日益突出。由于產品標準的滯后和缺項,質量管理的欠缺,在其使用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鋼構件加工安裝質量不高、鋼構件銹蝕、屋面漏水、防火性能差等。個別工程曾發生倒塌事故,如2009年9月成都龍潭工地發生的3層鋼結構活動房因產品不合格遇強風倒塌;2010年9月北京某開發區工地發生了一場群毆事件,一棟鋼結構活動房2層外走道由于圍觀者過多,走道板突然坍塌墜落,導致多人死傷。
當前對鋼結構活動房行業的管理上也存在一定問題。為應對陸續出現的安全事故、火災事故,各地出臺了形形色色的文件,這些規定中不乏生搬硬套固定建筑要求的條款,也不乏行政命令的色彩和地方保護主義的色彩。近兩年,由于冬季火災頻發,有些地區強行推出了墻板材料采用巖棉板的要求。在此過程中,其弊端就開始逐步顯現:
1)作為芯材的巖棉板的密度必須在100~120 kg/m3之間,密度相對較大。用作輕鋼結構活動房屋的外墻板,最底層的板材所受到的壓力較大,使用一段時間以后,下層芯材被向上擠壓,企口發生變形,影響板材的周轉使用。
2)巖棉的吸水率約5%,使用一段時間后,巖棉吸水膨脹,復合板起鼓變形,特別是與地面接觸的墻板,極易受雨水和地面水分浸蝕而損壞。
3)在工廠制作及工地上二次加工時,安裝工人受巖棉粉塵影響有皮膚瘙癢的癥狀。在使用時,用戶反映巖棉屑被風吹掉在床鋪上,出現皮膚瘙癢,影響休息和健康。
4)巖棉彩鋼復合板的鋼結構活動房屋拆裝損耗很大,降低了可周轉次數。
5)市場上巖棉板質量良莠不齊,許多廠家采用低質礦渣棉板,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規范鋼結構活動房屋市場,保證行業健康發展,是一個十分突出問題。目前,活動房屋的防火、隔熱、保溫、隔聲等問題受到重視,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初見端倪。<地震災區過渡安置房建設技術導則》(試行)已成為鋼結構活動房屋產品標準的初級模板。日前,由成都市產品質量藍督檢驗院牽頭,包括多家科研和工程管理機構以及雅致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等鋼結構活動房生產龍頭企業成立了標準修訂編制小組。編制組深入企業和現場調研我國鋼結構活動房產品的生產、安裝、使用情況,探討目前國內鋼結構活動房設計、開發和生產工藝的需求和發展趨勢,詳細地分析、研究國內外鋼結構活動房屋的相關資料,并向有關的設計、生產、使用、管理單位廣泛地征求意見。在此基礎上編制的《拆裝式輕鋼結構活動房》標準稿已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