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鋼結構工程制作過程中質量通病及其產生的原因和預防措施
1.1結構件制孔不準確產生原因:孔距位移、孔徑尺寸、孔內有毛刺。預控措施:構件制孔應按施工圖標定孔位,標注孔中心線,孔的間距應嚴格遵守規定。沖孔必須裝好沖模,確保孔距及孔的質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孔徑的允許偏差必須符合規范的規定同時必須保證制孔孔徑的精度,孔壁表面粗糙度應小于等于12.5μm。孔壁內嚴禁有毛刺。制孔完畢后應徹底清除孔邊毛刺,并不得損傷母材。擴孔后孔徑不得大于設計孔徑的2.0mm。
1.2起拱不準確產生原因:拱度計算不準,不符合設計要求。起拱構件在運輸和吊裝時未采取加固措施,導致變形。預防措施:放樣、下料時應明確拱度值,并在下料尺寸中放出所需的起拱量。按設計要求的拱度值,采用正確的加工工藝和拼裝方法,嚴格控制累計偏差值。必須對起拱構件采取預防變形的保護加固措施。嚴防構件在翻轉,運輸和吊裝時產生變形。
1.3放樣、號料精度不準確產生原因:放樣、下料未按規定的工藝進行。預防措施:號料,必須與放樣用同一鋼尺或樣桿,留出切割刨邊和銑平等加工余量。仔細檢查零部件的平直程度、坡口、角度及間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放樣應采用經檢定和核對的鋼尺,并應留出焊接收縮余量。下料,應嚴格計算切割精度數值,操作要準確,驗收要落實責任。
1.4運輸、堆放時產生變形產生原因:場地松軟,未設置墊土;運輸和吊裝構件時未加固。預控對策:存放場地應夯實堅固、防止場地受壓后產生沉降。構件堆垛下應設木枕,堆放要平穩。重大構件尚應標明重量、重心位置及定位標記。構件在運輸和起吊時,應采取臨時加固措施,防止變形。
2鋼結構工程中螺栓連接的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
2.1扭矩不準產生原因:扭矩扳手未經校正;緊固工藝不合理。預控措施:對扭矩扳手必須定期矯正,其偏差值不大于5%。不重合的螺孔應用圓銼找正,或用沖子將孔位找正,確保孔壁對螺栓桿不產生摩插和擠壓。初擰要求不小于施工緊固力矩的25%,終擰時要求達到設計的緊固力矩數值。緊固順序為先中間,后邊緣,先主要部位,后次要部位,先除擰,后終擰。扭剪型高強度螺栓尾部卡頭被擰斷,表示終擰結束。裝配面應保持干凈,不得在雨雪天安裝高強度螺栓。
2.2連接板拼狀不嚴密產生原因:連接板翹曲變形接觸面有雜物。預控措施:連接鋼板應平直,如有變形應及時矯正后,方可使用。連接型鋼或零件的平面坡度大于1:20時,應放置斜墊片支墊。連接板間隙應按規定的允許間隙進行調整,拼裝應嚴密。
2.3絲口損傷產生原因:絲口嚴重銹蝕,螺紋間有濁污雜質。預控措施:螺栓在安裝前應經認真檢查、清洗和除銹后,作好預配工作。嚴禁強行將螺栓打入螺孔。高強度螺栓應將配套的連接件(螺栓、螺母和墊圈)放入同一包裝內,避免混用,損傷絲口。
2.4裝配面不潔凈產生原因:構件表面有銹蝕、油污等雜物。孔壁有焊瘤和毛刺。預控措施:認真清除表面,確保表面干凈。螺栓在使用前必須進行除銹處理。配合面的處理應考慮施工安裝順序進
行,防止重復處理;吊裝前的處理必須干凈。螺栓裝配面均應達到嚴密與緊固。
3鋼結構的拼裝與吊裝工程中的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
3.1構件剛度差產生原因:構件本身有撓度,拼裝未拉通線,支撐桿件本身尺寸不準。預控措施:在地面拼裝時,必須保證構件平整穩定,以防下撓。如剛度不夠,應采取加固措施,以增強構件的剛度。拼裝時必須拉通線,用電焊點固、焊牢。嚴格控制構件的幾何尺寸和節間間距尺寸,如發現問題應及時調整準確后再吊裝。嚴格控制各種支撐桿件尺寸的精度。
3.2焊接變形產生原因:構件焊接后翹曲變形;焊縫布置不對稱,焊接的電流、速度、方向及焊接時采用的裝配卡具,對構件變形均有影響。預控措施:為防止和抵消焊接變形,焊前裝配時,將工件與焊接變形相反方向預留偏差。控制焊接順序防止變形。采用夾具和專用胎具,將構件固定后再進行施焊。構件變形翹曲必須進行矯正。
3.3安裝孔位移產生原因:螺栓孔制作超差,孔間的中心距偏移。預控措施:螺孔制作的尺寸、位置必須準確。部件拼裝時嚴防誤差積累,注意控制螺孔組之間的中心距。結構構件每端至少應有兩個安裝孔。
3.4起拱不準確釀成原因:拱度計算不準,不符合設計要求。起拱構件在運輸和吊裝時未采取加固措施,導致變形。預控措施:放樣、下料時應明確拱度值,并在下料尺寸中放出所需的起拱量。按設計要求的拱度值,采用正確的加工工藝和拼裝方法,嚴格控制累計偏差值。必須對起拱構件采取預防變形的保護加固措施。嚴防構件在翻轉,運輸和吊裝時產生變形。
3.5鋼柱位移產生原因:柱底部預留孔與預埋螺栓位置錯位、不對中。預控措施:澆筑混凝土基礎前,應用定型卡盤將預埋螺栓按設計位置卡住,以防澆灌混凝土時發生位移。柱底鋼板預留孔應放大樣,確定孔位后采取二次灌漿。
3.6鋼柱底腳有空隙產生原因:基礎標高不準,未按測量抄平和找平。柱底板因焊接受熱區產生變形。預控措施:鋼柱吊裝前,應嚴格控制基礎標高,測量要準確,并按基礎測量值對基礎表面仔細找平。采用二次灌漿法,在柱腳底板開澆灌孔(兼作排氣孔)。利用鋼墊板,將鋼柱底部不平處墊平。預先按設計標高安置好柱腳支座鋼板,然后采取二次灌漿。
3.7柱垂直偏差過大產生原因:受外力影響發生變形,熱脹冷縮造成變形。預控措施:鋼柱應按計算的吊掛點吊裝就位,必須采用二點以上的吊裝方法;吊裝時應進行臨時固定,以防吊裝變形。柱就位后應及時增設臨時支撐。對日照偏差,應在固定前予以修正。
3.8屋架、天窗架垂直偏差大產生原因:由制作、拼裝過程、產生側向彎曲。預控措施:吊裝就位前,應嚴格控制構件的幾何尺寸;對變形超差應及時矯正后方可吊裝。嚴格控制安裝工藝、精心施工、精心操作。天窗架的垂直度控可采用經緯儀或用線錘對天窗架兩支柱進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