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技能競賽基本情況
1.起源和概況
世界技能組織是一個中立、非盈利的世界性組織,總部現設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世界技能競賽的歷史可追溯到1946年,是由西班牙發起的。二次大戰后,世界各國急需專業技能勞動力,為此,西班牙開始了青年技能訓練。為評比訓練成果,1950年開始在西班牙的馬德里舉辦了第一屆世界技能大賽。自1955年開始,歐洲、亞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國家(地區)也相繼參加世界技能大賽,使之成為一項國際技能賽事。前20屆競賽,除第2屆到第4屆是每兩年一屆外,直到1971年舉辦的第20屆均是每年舉行一屆。自1971年舉辦的第20屆世界技能大賽起,至今基本上是每兩年舉辦一屆(除第24屆~第26屆是一年舉辦一屆,第29屆后延一年舉辦外),且改為逢奇數年舉辦。世界技能大賽從第7屆起,由各會員國(地區)申請輪流主辦,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將于2011年在英國倫敦舉辦。除世界技能大賽,還有各大洲的區域競賽,一般在偶數年舉行。
要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必須成為世界技能組織的會員國(地區)。目前,世界技能組織共有57個會員國(地區),分布在5大洲,主要是發達國家和主要經濟體國家或地區。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歐洲和亞洲,分別有23個和18個會員國(地區)。
世界技能大賽有三個宗旨:一是促進各國青少年之間的技能交流,提高國內技能水平;二是增進各國之間的相互理解;三是促進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及方法的信息交流。對各參賽國而言,通過參加世界技能大賽,一方面可以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理念,另一方面可以按照世界大賽的標準籌備國內的競賽,有利于培訓選拔青年核心技能人才。
2.競賽項目
目前,世界技能大賽確立了48個競賽項目。競賽項目并非一成不變,會結合產業發展趨勢進行調整。這些競賽項目分屬于運輸及物流,4項;建筑和建筑技術,13項;制造和工程技術,14項;信息和通訊技術,5項;創作藝術和時裝,5項;社會及個人服務,7項等6大門類。
競賽項目的確立要遵循“最少參加國數”的規定,即:各項目參加國不得少于12個。各國也可申請增設新的競賽項目,對新增項目的要求是,第一屆參賽國不得少于8個,第二屆參賽國不得少于10個,第三屆參賽國不得少于1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