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建筑節能的發展,于是現在很多的建筑都是采用高層建筑為主。對于鋼結構來說,高層鋼結構一般是指六層以上(或30m以上),鋼結構房屋主要采用型鋼、鋼板連接或焊接成構件,再經連接、焊接而成的結構體系。高層鋼結構常用鋼框架結構、鋼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結構形式。后者在現代高層、超高層鋼結構中應用較為廣泛,事實上,它屬于鋼――混凝土混合結構。
高層鋼結構工程應用范圍
現代高層、超高層公共建筑,標志性建筑,商業中心,如:北京國貿中心、環球金融大廈。
星級飯店,旅館,如:北京香格里拉飯店、長富宮飯店
商用寫字樓,綜合樓,辦公樓 如:長春光大銀行、上海國際航運大廈。
民用住宅,高層公寓。民用住宅的開發與試點正在進行。如:天津市梨園小區等。
主要材料
型材:包括截面形式為:“H”型鋼,“十”字形鋼、“口”字型鋼。目前我國萊鋼、馬鋼、鞍鋼一廠自行生產的100mm—700mm的熱軋“H”型鋼,上海大通生產的高頻焊接輕型H型鋼 均已投放市場。
鋼承板:或是壓型鋼板,我國已能生產各種型號的壓型鋼板。
高層鋼結構工程特性
與混凝土高層相比:
自重輕,截面小,可降低基礎造價,室內有效面積大,與玻璃幕墻結合,建成現代感很強的建筑外形。
施工速度快、工業化程度高,可降低人工費用,增加建筑的投資回報率
抗震性能較好,利于向高層、超高層發展。
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
12-18層的高層鋼結構造價可達到與混凝土持平,綜合造價可望超過混凝土。
高層鋼結構工程政策指向
高層鋼構的行業標準《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程》已頒布,抗震規范已修訂完。
高層建筑結構用鋼國產化也已定了標準,并逐步實施。國家將進一步鼓勵高層鋼結構用國產熱軋“H”型鋼。
高層鋼結構的設計軟件正在進一步布研究、開發、鑒定中。
高層鋼結構工程發展、現狀、前景
高層鋼結構在我國最早應用于工業建筑中,如礦井塔架、海洋平臺等。民用高層鋼結構的應用起步較晚,我國最早的高層鋼結構建筑為上海國際飯店(1932年,22層,82米),進入八、九十年代以后,高層鋼結構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國內也出現了一批高層鋼結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