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經濟發展托起建筑鋼結構行業。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科學技術不斷進步,鋼結構以其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結構安全、新穎美觀等特點,在建筑應用中的優勢日益突出。80年代還僅僅應用于少數建筑屋蓋部件,如體育館的網架、工業廠房鋼屋架,到了9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初,隨著我國鋼鐵業高速發展,鋼結構在建筑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建筑工程中出現了鋼管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高層鋼結構建筑、重型工業廠房以及一大批以網架、網殼為代表的空間結構。尤其是近幾年奧運工程、大型體育館興建中,大量采用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索膜結構和重鋼結構等,更是托起了建筑鋼構行業的興旺。
建筑市場壯大成就鋼結構企業規模。由于鋼結構經營進入門檻低、安裝施工周期短、利潤比建筑施工相對較高,因而涉足鋼結構市場的企業越來越多。一些企業在鋼結構市場掘到第一桶金后,再投入自辦加工廠、生產線,輕鋼結構、重鋼構同步發展;一些企業通過謀劃上市,或借殼、收購曲線上市,在市場募集到資金再經營于鋼構的科研、設計、制造等,促使自身規模不斷擴大,迅速成為當地耳熟能詳的知名企業。而另一些鋼結構企業通過承接高難新等有影響的鋼結構品牌工程后,迅速名揚市場,并與一些中小鋼結構企業拉開了競爭檔次,奪得行業發展的先機。鋼結構企業迅速發展的現實和良好的利潤空間,又促使一些建筑企業、房地產集團紛紛投入這一行業,而一些省市提出將鋼結構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大力扶持,各地政府也積極推動鋼構產業基地建設,為鋼結構企業做大提供了孵化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