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場哨吹響的時候,房地產市場的各方主體仍在對調控新政顯效幾何進行著觀望。有市場層面消息顯示,開發企業對于價格 的態度正在分化,有的已開始根據自身財務與發展狀況進行價格調整、策略調整、產品調整,有的則顯現出捂盤惜售等待政策“堅持不下去”時提價放量的傾向。
與其說這是對后市預期不同、對后勢預判不同所造就的差異,不如說這更多折射了房地產開發企業對未來發展道路的選擇方向。這種方向之爭,在此次宏觀調控下,極有可能得到一次見分曉的絕佳機會。
2010年6月28~29日,在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共同舉辦的“第二屆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中國房地產研究會會長劉志峰的一段講話,即深刻闡釋了這個產業發展的方向,指出了現階段生產方式粗放、住宅壽命短、建筑耗能高、產業化率低的現實必須得到改變,未來要做的一定是長壽命高品質百年建筑。
這是行業的方向。而且,這種發展方向已日益堅定,越發明朗。
雖然早有一些具有超前意識的開發企業曾沿著這個方向在探索和餞行,但現實表明,很多開發企業一度對此不以為然,甚至認為喊喊口號而已,依然在高投入、低產出,高房價、低質量,高能耗、低壽命的住宅建筑老路上行走。誠然,這條老路一度走得不可謂不順利,借助于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中國住房需求的巨大放量,這條老路給予中國房地產行業與企業的,絕不僅僅是財富。
但是,經歷過幾次宏觀調控的房地產企業們,顯然已該明白,在國家日益堅定保障房與商品房兩條腿走路的發展軌道后,中國的住房消費者們對市場認識日趨理性,對國家政策戰略意圖日益認可。這時,商品房市場還僅僅依靠“高開高打”,建筑產品還僅僅貪圖金玉其外,已遠遠不夠,這種粗放和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正日漸衰微。它們被淘汰出行業只是時間的問題。
其實,此次宏觀調控或許正是一部加速淘汰劣質企業、加速產業升級換代的催化器。在這部催化器里,國家戰略思路清晰,各部委協同作戰,行業協會與領先標桿亦將發揮強大的帶動轉型的作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其他部門配合,不斷強化與落實保障房建設,同時對商品房市場進行著精確制導。不僅如此,國土資源部門最近一系列的嚴控土地利用方式、審查土地違法行為、嚴保18億畝耕地紅線的舉措,也再次表明,作為以土地稀缺資源為生產資料的房地產行業,節能 、節地、節材、環保的主題只會越來越突出。該堅守的政策不會再輕易出現如某些開發企業所幻想的“堅持不下去”的情形。
所以,在2010年中國樓市中場時刻,無論是對觀望猶豫者還是果斷決策者,無論是對做出何種價格策略者,甚至對某些房價已出現大幅下跌的區域,以及對任何關注、參與房地產業的主體,我們呼吁:走老路博發展已不足取,在綠色、低碳 、高質、長壽命住宅及建筑領域潛心創新,真正認識到它于未來之意義并去踐行,才是腳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