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住宅建筑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而建設節能省地型住宅是我國未來的住宅建設方向。發展鋼結構住宅建筑則是解決高能耗建筑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鋼結構具有綠色、節能、環保功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發展方向,將成為我國住宅建筑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高層建筑的增多,我國鋼結構發展十分迅速,鋼結構住宅作為一種綠色環保建筑,已被建設部列為重點推廣項目。特別是在我國大中城市中,人多、土地資源少,而人們對住宅密度、環境綠地等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較大范圍應用鋼結構住宅,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推廣項目。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及中國鋼結構協會的推動下,我國鋼結構住宅建筑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北京、天津、山東、安徽、上海、廣東、浙江等地興建了大量低層、多層、高層鋼結構住宅試點示范工程,體現了鋼結構住宅發展的良好勢頭。鋼結構住宅近幾年已完成近300萬平方米的試點工程建筑,為建立鋼結構住宅體系、擴大鋼結構建筑市場起到了有力地推動作用。
鋼結構住宅在我國雖日益受到關注,但推廣程度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目前,我國鋼結構住宅的比例不足5%,而發達國家一般都在40%以上,日本這一比例更是接近 50%,這說明我國的鋼結構住宅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國正處于城鎮化階段,住宅需求旺盛,全國每年新建住宅面積約20億平方米,如按年竣工面積5%采用鋼結構計算,每年鋼結構住宅的建筑面積約1億平方米,相對于每年20億平方米的住宅面積只占很小一部分。
目前,我國鋼結構產量占粗鋼總產量的比例約為4%,而發達國家鋼結構行業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已達10%以上,與國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國作為粗鋼產量大國,鋼結構產量比例太低。
我國鋼材產量已居世界首位,而且國家也在逐步調整政策鼓勵發展鋼結構住宅,我國大力發展鋼結構的條件已經成熟,正步入鋼結構發展的黃金時期。綠色建材和節能設施,最大限度利用有效空間等,都是鋼結構住宅建筑的優點,實行工廠化生產,推動住宅鋼結構建筑的產業化,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
鋼結構+太陽能=節能建筑
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是以全球高校為參賽單位的太陽能建筑科技競賽。目的是借助世界頂尖研發、設計團隊的技術與創意,將太陽能、節能與建筑設計以一體化的新方式緊密結合,設計、建造并運行一座功能完善、舒適、宜居、具有可持續性的太陽能居住空間,從而證明單純依靠太陽能的住宅,一樣可以是功能完善、舒適而且具有可持續性的居住空間。截至目前,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已在美國、歐洲舉辦了6次。
根據競賽組委會要求,每支參賽隊需建造一棟60平方米~100平方米的太陽能住宅,住宅須完全由太陽能設備供給所有運行能量,并滿足日常生活要求。在特意搭建的太陽能住宅中,配有電視、電冰箱、灶具、洗碗機、洗衣機等日常家用電器,也有計算機以及家具等生活必需品。太陽能住宅搭建完成后,15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裁判對每個參賽作品的節能、建筑物理環境調控及能源自給的能力進行全面考核,以確定最終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