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火災危險性認定。
火災危險性應由生產、存儲物品及工藝流程來共同確定。一幢廠房作為不同危險性的生產,或使用、存儲不同危險性物品的,其消防要求是不同的。包括個生產階段的動態變化,也可能導致火災危險性改變。因此,設計之初應充分了解工藝流程、原料、成品半成品,考慮未來可能出現的潔凈車間等高危險等級區域,避免遺留后續發展問題。
(B)防火分區劃分。
在無工藝特殊要求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劃分防火分區,有利于減少火災蔓延,為人員疏散和撲救提供有利條件。防火分區上應以分隔局部堆放大量的可燃易燃材料等火災荷載大的部位為重點,根據火勢蔓延途徑,結合結構柱的加固,合理利用防火墻、防火卷簾、水幕等有效分隔。
(C)防火涂料質量。
防火涂料因質量不同而價格有高低,部分單位為節省投資選擇質量差的防火涂料;且鋼結構的主體設計使用年限一般是50年,而鋼結構防火涂料的使用壽命遠低于50年,企業一般不太可能自行在防火涂料失效后重新涂刷,這樣就造成在鋼結構使用后期,涂覆在其上的防火涂料起不到防火作用。
(D)夾芯板墻體材料。
由于填充材料的可燃性,聚氨酯和聚苯乙烯材料的耐火極限非常低,使用這兩類的建筑,其火災荷載可以上升9%~30%,發生火災時,可以加速依附的鋼結構的溫升,導致建筑的快速垮塌。因此,低等級的廠房應嚴格控制改用火災危險性較高的用途。
(E)火場排煙通風。
現有的大部分廠房均為自然通風排煙,相較機械排煙優勢很多,國內的易溶自然排煙窗在鋼構廠房使用較為合適,在滿足采光需要的同時能夠起到火場排煙。另自然天氣條件下,室外風速越小,正對火源上方頂部排煙越快,隨著風速增加,煙氣被風吹向背風一側,自然排煙效果降低。因此,類似建設屋頂電站的廠房可考慮在適當位置增設天窗或在墻壁上增加通風口,在火場破拆排煙時,應破拆上風方向的墻壁和門窗,迅速排煙,減少新鮮空氣進入火場,能夠有效減緩火勢發展。
鋼結構廠房屋面設計注意事項
防滲:防止雨水從外面滲到金屬屋面板內。雨水主要是通過搭接縫隙或節點進入金屬屋面。要達到防滲的功能,需在螺釘口使用密封墊圈后采用隱藏式固定,在板的搭接處用密封膠或焊接處理,最好是用通長的板以消除搭接,在各種節點部位腹脹嚴密的防水處理。
防火:發生火災時金屬屋面材料不會燃燒,火苗不會穿透金屬屋面板。
抗風壓:抵抗當地最大風壓,金屬屋面板不會被負風壓拉脫。抗風性能與金屬屋面板和固定座的扣合力,固定座的密度有關。
隔音:阻止聲音從室外傳到室內或從室內傳到室外。在金屬屋面層內填充隔音材料(通常由保溫棉充當),隔音效果以金屬屋面層兩側的聲強差分貝表示。隔音效果與隔音材料的密度、厚度有關。應注意:隔音材料對不同頻率的聲音的阻隔效果不一樣。
通風:室內外進行空氣交換。在金屬屋面上設置通風口。
防潮:防止在金屬屋面底層和金屬屋面層內有水蒸氣凝結,排走金屬屋面層內的水汽。解決方案是在金屬屋面層內填充保溫棉,金屬屋面底板上鋪置防水膜,金屬屋面板上有可通風的節點。
承重:承受施工荷載、雨水、粉塵、雪壓、維修荷載。金屬屋面板的承重性能與板型的截面特性、材質的強度厚度、傳力方式、檁條(副檁條)的間距有關。
防雷:把雷電引到地面上,防止雷電擊穿金屬屋面進入室內。
保溫:阻止熱量在金屬屋面的兩側傳遞,使室內氣溫穩定。保溫功能通過在金屬屋面板下填充保溫材料(常用的有玻璃棉、巖棉)實現,保溫效果以U值表示,單位是W/M2K。保溫性能由以下因素決定:保溫棉的原料、密度、厚度;保溫棉的濕度,金屬屋面板與下層結構的連接方式(要防止“冷橋”現象);金屬屋面層對熱輻射的反復能力。
采光:白天通過天窗改善室內照明,節省能源。在金屬屋面的特定位置布置采光板或采光玻璃,應考慮天窗的使用壽命與金屬屋面板協調,在天窗與金屬屋面板的連接處做好防水處理。
美觀:金屬屋面外表有良好的質感,悅目的顏色。
控制熱脹冷縮:控制金屬屋面板的收縮位移及方向。確保金屬屋面板在溫差大的地區不會因熱脹冷縮產生的應力而破壞。
防雪崩:在降雪地區的金屬屋面上設置擋雪欄桿,防止積雪突然滑落。
防冰柱:防止雨雪在檐口處形成冰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