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綠色建筑設計“六個零”的含義是:“零資源”——最大限度以鋼材和其他可再生資源作為建筑材料,實現循環利用,減少建筑垃圾;“零能耗”——采用新型節能保溫透氣的配套建筑材料、被動式節能空調技術和清潔能源集成應用技術,將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降到最低;“零排放”——采用雨污水回收和渣物處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零污染”——利用現代鋼結構設計綠色建造技術,工業化、標準化和集成化生產,現場快速裝配,降低建造過程的噪音、大氣污染和污水排放;“零工地”——將施工現場需要的關鍵構件和部件移至室內工廠生產,完成后到現場快速拼裝,可提高作業功效,縮短施工周期;“零距離”——實現構件標準化、供應系列化、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施工前可零距離的施工模擬和預拼裝,施工中可通過物聯網智能控制系統對工程質量和安全的零距離監控,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內可進行零距離的健康監測。杭蕭鋼構是首個鋼結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以“六個零”為標準,開發建設的萬郡·大都城近百萬平米的鋼結構住宅項目,建立從規劃、設計、建造、使用和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開發與建設的全新模式,設計和建造新一代滿足工業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生產的現代化鋼結構住宅建筑產品,對加快住宅產業化進程、提高住宅的安全性能和品質、改變住宅生產方式、推進節能降耗和綠色低碳建筑,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綠色節能低碳建筑
綠色建筑,歐洲稱之為生態建筑或可持續建筑。美國稱之為綠色建筑。中國所稱綠色建筑的定義: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以建筑節能為先導,綠色建筑為方向,倡導低碳建筑的發展模式。
建筑節能:是指建筑物在規劃、設計、建造和使用過程中,執行建筑節能標準,采用相應的建筑結構、技術、工藝、材料、構配件和設備,規范建筑物用能系統的運行,減少建筑物及其用能系統的能耗,合理、有效利用能源的活動。建筑物通過采取增強建筑圍護結構隔熱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調設備能效比的節能措施,在保證相同的室內環境參數條件下,與未采取節能措施前相比,建筑物綜合全年采暖、通風、空氣調節和照明的總能耗應減少50%。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個經常被忽略的事實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中,幾乎占到了50%以上,這一比例遠遠高于運輸和工業領域。在城市的發展和建設中,建筑的“節能”和“低碳”注定成為繞不開的話題。作為建筑物,無論在時間和空間上,它的碳排放是影響環境的主要來源,所以說:“低碳建筑”是當前“綠色建筑”理念的具體要求,可以說是一種升華。歐盟國家建筑垃圾資源化率超過90%。韓國、日本建筑垃圾資源化率已經達到97%以上。我國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進程亟待提速。建筑垃圾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既有建筑物的更新與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