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建筑是節能環保型建筑,國家提出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鋼結構建筑目前是我國最先進的節能型建筑,鋼結構建筑資源消耗量較少,其中50%是可再生資源。
我國建設部提出到2011年鋼結構用鋼量占整個用鋼量的65%,我國目前的鋼結構發展水平與之存在一定差距。鋼結構建筑屬于高技術、高效率產品,發展鋼結構建筑,將有效地推動建筑業的技術進步,促進建筑業產業升級,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化,同時也將帶動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 鋼結構建筑綜合效益顯著鋼結構建筑便于實現工廠化、規模化生產,比傳統磚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周期短、現場用工少、勞動生產率高,而且品質易保證。鋼結構建筑的另一個突出優點是自重輕、延性好、抗震性能優越,對于我國這樣多地震災害的國家來說,可以明顯減輕地震造成的損失。鋼結構建筑隔熱保溫性能好,有利于建筑節能,同時鋼材可回收利用,符合中央“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方針。
我國鋼材供應充足,國產鋼材無論質量、價格,還是品種、規格均可以滿足鋼結構建筑的需要。鋼結構是最輕的結構,結構面積最小,且延性好、抗震性能佳。鋼結構建筑施工速度快、空間利用率高、室內布置靈活、所需施工場地小等優點也十分突出,受到開發商青睞。 建設工程提前投入使用所獲得的收益明顯高于鋼結構較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價差。而隨著我國鋼結構設計水平的發展,鋼結構建筑生產產業化、批量化程度的逐漸提高,經濟效益還將進一步提高。 發展鋼結構建筑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發展鋼結構建筑有利于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這應是政府行為,也應成為市場行為。政府各部門應研究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為鼓勵采用鋼結構建筑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建筑師要把鋼結構建筑作為一個完整的建筑體系進行研究,滿足鋼結構建筑在適用性能、節能環保性能、經濟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方面的綜合要求,形成完善的體系。符合國家提出的要求,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鋼結構建筑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必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