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結構和功能多樣化。從現實生活可見,鋼結構建筑大多為車間廠房和大型場館。車間廠房內,有的堆集大量的原材料和成品,布設各類機器設備,水、電、氣、油管線縱橫交錯。而大型場館聚集人員多,用電量大,存列物品價值高,這些鋼結構建筑的火災危險性都大大高于一般建筑。
(二)鋼構件受熱變形,易導致建筑物倒塌。鋼結構建筑因鋼結構的特性,發生火災時較之其它一般建筑有明顯的差異。鋼材構件本身不燃,但隨著溫度變化,其強度有很大變化。用于高層建筑等重要場所的鋼結構,一般外面都有保護層,經過防火保護處理的鋼結構,其耐火極限可以達到0.5-2.5小時,這類鋼結構建筑受熱的影響小;而大多數鋼結構無保護層,發生火災時,直接受到熱的作用,溫度上升,強度下降。在常溫范圍內,鋼結構的強度基本不變,當鋼結構溫度達到 350℃、500℃、600℃時,強度分別下降13、12、23。在全負荷情況下,使鋼結構失去平衡穩定性的臨界溫度為500℃左右。鋼結構受熱膨脹,遇冷水后,會急劇收縮,易破壞建筑。當溫度降到0℃以下時,鋼材沖擊韌度降低,材質變脆。無防火保護層的鋼柱、鋼梁、鋼屋架,耐火極限一般只有15分鐘。火災過程中,由于鋼結構受火勢影響的強弱不同,構件各點的變形受損度不同,鋼構件的應力關系遭到破壞,易引起建筑物倒塌。
(三)人員傷亡多,救人難度大。鋼結構建筑的大型廠房、場館和集貿市場人員密集,在火災情況下極易因緊張而導致人員擁擠,相互踩踏,造成疏散困難,引發群死群傷事故,第一到達火災現場的消防隊既要滅火又要救人,由于消防力量有限,要組織大量警力疏散救人,維持現場秩序,控制現場局面是相當困難的,有時甚至造成消防員自身傷亡。
(四)火勢發展快,易形成大面積燃燒,撲救困難。因鋼結構建筑空間跨度大,門窗多,內部空氣流暢,若可燃物多,沒有明顯的防火分隔,一旦發生火災,蔓延途徑多,火勢發展快,燃燒猛,極易在強對流的作用下形成大面積火災,火勢在短時間內便會發展成猛烈階段,在實施滅火時,由于廠房、場館內布置復雜、設備多,將阻礙滅火人員深入內部進攻。鋼結構跨度大、高度大,一般水槍射流難以到達火點,滅火藥劑使用效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