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結構框架結構設計中,穩定是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鋼結構框架理論分析計算中往往將結構進行基本假定建立力學模型,但是在實際工程中結構與假定力學模型并不完全一致,導致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_1]。對鋼結構框架計算結果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有荷載條件、節點連接剛度、層間相互作用等,本文針對幾種重要影響因素進行了有限元分析。
1節點連接剛度的影響
在傳統的設計和分析中,為了簡化結構設計分析過程,通常將鋼結構梁柱節點的連接假定為理想鉸接或完全剛接。理想鉸接意味著梁柱不能傳遞彎矩,完全剛接則認為框架在受荷變形后,梁柱夾角保持不變。隨著鋼結構節點連接形式的增多,試驗結果證明,在荷載作用下,有些節點連接不能單純歸類為剛性連接或理想鉸接,而應稱為半剛性連接。半剛性節點連接是部分約束連接,兼有剛性連接和理想鉸接的優點,如果將半剛性連接簡化為理想鉸接,則會高估框架的側移量而增大P一△效應的影響,低估了梁柱的連接剛度,使柱的穩定極限承載力理論值偏低。如果將半剛性連接簡化為剛接,則結果相反。
如圖1所示,考慮A、B兩節點剛度變化對框架的穩定承載力加以分析,視A、B兩節點的剛度相同。梁柱的鋼材均為Q235鋼,E一2.06×10。MPa,j一8.33×10s iTlr~4;當A、B節點為剛接時穩定承載力特征值為7.901 7;當A、B節點為鉸接時穩定承載力特征值為2.646 3;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可以較明了地看出,節點的半剛性連接對鋼結構框架的穩定承載力有顯著的影響,當節點剛度為1×10。~5×10。N·mm時(表1),其對鋼結構框架的穩定承載力變化影響較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