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溫材料的防火性,近兩年,建筑火災頻發,墻體外保溫材料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保溫材料在強調節能保溫的同時,人命關天勢必更能決定保溫材料的發展方向。公安部消防局發布‘65號文’已經不容質疑。不要在講什么預防火災應從保溫系統、材料誠信以及施工管理等多方入手之類不疼不癢的話語。提高保溫材料防火性能,國家給予政策照顧,國內A級保溫材料肯定能快速發展。
二、更加注重防潮防水性能是絕熱保溫材料重要發展方向。鋼結構安裝材料的吸水率是在選用絕熱材料時應該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常溫下水的導熱系數是空氣的二十三倍。絕熱材料吸水后不但會大大降低其絕熱性能,而且會加速對金屬的腐蝕,是十分有害的。保溫材料的空隙結構分為連通型、封閉型、半封閉型幾種,除少數有機泡沫塑料的空隙多數為封閉型外,其他保溫材料不管空隙結構如何,其材質本身都吸水,加上連通空隙的毛細管滲透吸水,故整體吸水率均很高。我國目前大多數保溫絕熱材料均不憎水、吸水率高,這樣一來對外護層的防水要求就十分嚴格,增加了外護層的費用。
目前改性劑中有機硅類憎水劑,是保溫材料較通用的一種高效憎水劑,它的憎水機理是利用有機硅化合物,與無機硅酸鹽材料之間較強的化學親和力,來有效地改變硅酸鹽材料的表面特性,使之達到憎水效果。它具有穩定性好、成本低、施工工藝簡單等特點。
三、研制多功能復合保溫材料,提高產品的保溫效率和擴大產品的應用面。
目前使用的保溫材料在應用上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陷:珍珠巖的含濕氣狀態下,易存在腐蝕性的氧化鈣,并由于長時間內保有水分,不易在低溫環境下使用;玻璃纖維易吸收水分,不適于低溫環境,也不適于540℃以上的溫度環境;礦物棉同樣存在吸水性,不宜用于低溫環境,只能用于不存在水分的高溫環境下;聚氨酯泡沫與聚苯乙烯泡沫不宜用于高溫下,而且易燃、收縮、產生毒氣;泡沫玻璃由于對熱沖擊敏感,不宜用于溫度急劇變化的狀態下,所以為了克服保溫隔熱材料的不足,各國紛紛研制輕質多功能復合保溫材料。
作為一個生產外墻保溫材料的企業,必須把握市場的方向,研究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才能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從最近的一次建筑節能改造檢查結果來看,情況仍不容樂觀。很多建筑設計階段節能量與鋼結構安裝施工階段節能量差距達6%-7%,這說明有的節能建筑在建設環節偷工減料,也表明了目前建筑節能改造重設計、輕建設的問題。
而中小城市比大城市的漏洞更多,經濟欠發達地區比經濟發達地區做的差,施工階段建筑節能標準的執行質量也打了折扣,尤其是建筑節能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執行不到位、中小城市普遍缺乏建筑節能的材料、產品、部品的節能性能的檢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