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在國外建筑業早已廣泛應用。在發達國家,小高層、高層鋼結構住宅十分普遍。采用型鋼柱,H型鋼鋼骨砼柱,方管鋼柱,圓管柱和鋼管砼柱;梁一般采用H型鋼,梁柱的節點連接采用高強螺栓或焊接或兩者并用。樓板一般為鋼承板現澆組合樓板,圍護結構主要采用輕型節能標準化預制墻板。防火主要采用防火涂料或防火板包覆。目前在工業發達國家鋼結構住宅較為普及。澳大利亞、日本的鋼框架住宅占住宅數量的50%,美國鋼框架住宅約占住宅總量的20%,芬蘭、瑞典、丹麥以及法國均已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產業化鋼結構住宅體系。
由于人類文化生活不斷提高,對高層、大跨度建筑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而鋼結構本身具備自重輕,強度高,施工快等獨特優點,因此對高層、大跨度,尤其是超高層、超大跨度,采用鋼結構更是非常理想。目前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結構采用的都是鋼結構,而歷屆奧運會的場館也多采用鋼結構。
目前美國、日本等工業發達國家,建筑用鋼占鋼材消耗總量的50%以上,鋼結構用鋼量占到鋼產量的30%以上,鋼結構面積占到總建筑面積約40%以上,而我國目前建筑用鋼量只達到22%~26%,鋼結構建筑所用的鋼材還不到全國鋼材總產量的2%。
全世界101座超高層建筑中,純鋼結構的有59座。國外60%以上的高檔住宅采用的是鋼結構。鋼結構建筑最突出的優勢在于節能環保,是世界建筑領域中的一匹“黑馬”。而中國作為世界上建筑體量最大和鋼產量最大的國家,鋼結構住宅的發展卻明顯滯后。
我國鋼結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反映出我國鋼結構體系巨大的發展空間。這對我國目前階段性過剩的鋼鐵行業來說,是一個重新調整產品結構、增加產品品種、提高產品質量的絕好機會,有利于企業利潤和行業水平的提高。按發達國家的最低水平推算,我國鋼結構用鋼量至少有3600萬噸的發展空間。在“十五”期間,國家將大大發展鋼結構建筑,每年建筑鋼結構用鋼將占全國鋼材總產量的3%,年均鋼材消費量為35O萬噸至400萬噸;到2015年,將再翻一番,全國建筑鋼結構用鋼材占鋼材總產量的6%,鋼材需求量達到年均600萬噸至700萬噸,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未來30年內,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為民用住宅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然而傳統的建筑生產效率低,對環境和耕地破壞嚴重,給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負擔。因此在新一輪的住宅建設中,節能省地的綠色環保型鋼結構住宅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