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加固鋼結構方案可分為兩種,一是直接粘貼法,將兩端錨固并施加預應力后,通過膠粘劑粘貼在鋼結構的表面;一般適用于構件表面較平整的拉桿,對構件或其局部進行加固;二是將束作為預應力拉索調整應力,一般適用于對整個結構進行整體加固。
A.選材:用于結構加固用碳纖維主要選用PAN基碳纖維,極限強度可達3500MPa,彈性模量約為2.35×109MPa。樹脂體系采用環氧類材料。
B.嵌入式預應力張拉技術:鋼結構加固的特殊性,需要一種簡便的預應力施加方式,傳統的預應力施加方式往往是先張拉后錨固,需要相對復雜的張拉機具,以及相應的反力裝置。在錨固的時候,預應力損失也比較大。嵌入式預應力張拉技術,其特點就是先錨固后張拉,以構件本身和先前的錨固作為張拉受力裝置,無需復雜的張拉機具。嵌入式預應力張拉技術可分次施加預應力,可對粘結層產生擠壓效應,提高粘貼的可靠性。同時,因采用先錨固后張拉技術,預應力損失小,方法簡便有效。鋼結構施工
C.設計:根據待修補結構的受力特點、傳力路徑和應力-應變場,確定布的用量、尺寸和鋪設方向等。纖維方向應盡量與損傷構件中最大受力方向保持一致。如果損傷部位處于復雜應力狀態,則纖維取向和鋪層順序應盡量與控制主應力方向一致。
鋼結構提高安全感
我國鋼結構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目前我國鋼結構年產量占粗鋼總產量約4%,建筑鋼結構占建筑總用鋼量約8%,而發達國家鋼結構行業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均已達到10%以上,建筑鋼結構占建筑總用鋼量比例達到30%以上,我國鋼結構行業發展空間巨大。我們分別從市場需求和鋼結構用鋼占比兩個角度對市場容量進行測算,預計2015年鋼結構市場容量將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達到6000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約15%。
鋼結構用途廣泛,尤其在建筑領域,鋼結構建筑優勢顯著
我國鋼結構年產量中約55%應用于建筑行業,包括鋼結構廠房、高層鋼結構、鋼結構公共建筑和多層鋼結構,在建筑鋼結構中的產量占比依次為51%、20%、17%和12%。隨著人工材料成本上升以及新材料的應用,鋼結構住宅也將逐步推廣開來。政策鼓勵并支持鋼結構行業業發展
鋼結構建筑產業早已被列入《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國家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是我國重點支持的產業之一。鋼結構施工
未來行業集中度仍待提升,專業化經營時代到來。
我國鋼結構行業集中度與國外相比仍有提升空間,在整體制造安裝能力提升的同時逐漸呈現專業化經營的競爭格局,行業內眾多企業無序競爭的時期已結束,經過激烈競爭所形成的第一梯隊企業已通過專業化經營塑造了自己在行業中的品牌地位,由此在各細分市場形成壁壘,我們認為第一梯隊企業毛利率已有見底回升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