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的下跌,會影響鋼結構公司鋼構廠房的建設和發展嗎,我國的鋼材價格大幅度的下跌讓那些以鋼材為生產原料的公司發展不甚樂觀。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鋼企當前的結構性問題和市場需求回落問題疊加在一起,要走出這樣的困境,應控制產量、淘汰落后特別是推動企業把著眼點放在市場急需的高質量鋼材品種上。
中鋼協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7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仍高達195.8萬噸,仍處于產量高位。這意味著,在鋼價大幅下挫、全行業陷入虧損之際,鋼廠減產的態度并不積極。
“當前鋼材市場面臨著下游用鋼需求低迷、國內鋼鐵產量居高不下、出口形勢不樂觀的多重壓力。跌價-虧損-減產,這一路徑將是鋼廠的被迫選擇!碧m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琳表示,“鋼廠不敢貿然停下高爐,也是涉及到稅收、就業、貸款、地方政府支持等因素的考慮。”
據了解,前期出現的鋼廠減產主要集中在軋材生產線,但有消息稱,近期已有高爐停爐減產的情況出現。業內人士指出,未來供給壓力能否得到緩解,仍主要取決于鋼廠的減產力度。
,工信部將繼續積極支持鋼鐵企業兼并重組,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支持鋼鐵協會實施行業自律,防止產量過快擴張,同時對于淘汰落后的工作給予進一步支持。
根據工信部規劃,“十二五”期間將大幅減少鋼鐵企業數量,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總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重點支持優勢大型鋼鐵企業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形成6-7家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較強國際影響的企業集團。相關政策出臺將成為行業兼并重組的“催化劑”。
業內人士指出,與過去強勢企業兼并瀕臨倒閉的企業不同,近年來鋼企的聯合重組更多是強強聯合或者為應對市場挑戰而采取的自發性重組和集團內部整合。在兼并重組后,實現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鏈延長是鋼企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