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鋼廠如何搬遷?“十二五”恐怕還得繼續研究。
“城市鋼廠搬遷,不是什么鋼廠都搬遷。”11月19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表示,像首鋼的搬遷是不可復制的,首鋼是地處北京,市場容量大,別的不行。
根據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此前統計,全國70多家大中型鋼廠,位于省會及直轄市的有20家,城市鋼廠39家,2009年城市鋼廠的鋼鐵總產量達2.28億噸,占大中型鋼廠總產量的39.5%。
而身處大城市的鋼廠的確有壓力。數據顯示,2008年,寶鋼產值占上海工業規模企業比例為6.28%,但寶鋼用能量卻占上海工業規模企業比例的25%以上。
但截至目前,除首鋼集團移遷曹妃甸,重慶鋼鐵集團全面退出重慶主城,大多鋼企并無實質動作。而僅從首鋼整體搬遷遇到的方方面面問題,足以見得城市鋼廠搬遷的難度與代價。
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遲京東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現在的市場環境已不能支撐鋼廠這樣大手筆的搬遷投資。“近幾年,鋼廠的噸鋼利潤就沒有超過200元的時候,新建一個鋼廠動輒上百億的投資,興建之初需要使用大量的銀行貸款,建成之后又有每年攤銷的折舊,有幾家鋼廠能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負擔得起。”
實際上,縱觀全球,鋼廠搬遷的成功案例幾乎沒有,即便已經實現搬遷的國內鋼企,也多是在用經濟效益換取社會效益。
對此,駱鐵軍稱,搬遷要滿足三個條件,城市的發展讓你搬,你在那兒根本待不下去了,第二個要有錢搬,第三個就是以人為本,就是不能搬的太遠,不能超過100公里,最好在60公里以內,要不然人解決不了。“因此我提了兩個思路,一個是提出來有幾個搬遷的,同時科學論證,另外以前有提過搬遷的,現在又說不清楚了,”十二五“期間要研究。”駱鐵軍明確稱。
在上述會議上,駱鐵軍還表示,“十二五”將繼續加快鋼企兼并重組。“中國的兼并重組形式特別多,”我們反復研究,各種形式的都支持,跨地區的也支持,本地區的區域聯合也支持。“駱鐵軍稱,這兩個實際上互相有矛盾的,但中國這么大,”十二五“反復研究,這幾種兼并重組都將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