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木建筑工程中,除鋼結構外,還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磚石結構、木結構等。作工程規劃時,要根據各類結構的特點,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來確定選用結構的類型,以便使工程設計經濟合理。與其他結構相比,鋼結構有如下特點:
①強度高、自重小。鋼材的容重雖然比鋼筋混凝土、磚石及木材大,但因其強度更高,因此在承載力相同的條件下,鋼結構的自重比其他結構要小。如使用H型鋼制作的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比較,自重可減輕20%一30%。另一方面,由于結構自重小,就可以承擔更多的外加荷載,或具有更大的跨度;自重小也便于運輸和吊裝,例如,交通不便、取村困難的邊遠山區修建公路或輸電工程時,常常考慮運輸方便而選用鋼橋或鋼制輸電線塔架。
②塑性、韌性好。鋼材破壞前要經受很大的塑性變形,能吸收和消耗很大的能量。因此,一般情況下不會因偶然局部超載而突然發生脆性破壞,對動力荷載的適應性強,抗震性能好。國內外大旦的調查表明,地震后,各類結構中鋼結構所受的損害最小。
③材質均勻,工作可靠性高。鋼材在冶煉和軋制過程中,質量受到嚴格的檢驗控制,因而材質比較均勻,質量比較穩定。鋼材各向同性,彈性工作范圍大,因此它的實際工作情況與一般結構力學計算中采用的材料為勻質各向同性體的假定較為符合,工作可靠性高。
④適于機械化加工,工業化生產程度高。組成鋼結構的各個部件一般是在專業化的金屬結構加工廠制造,然后運至現場,用焊接或螺栓進行拼接和吊裝,因此加工精細,生產效率高,是工業化生產程度最高的一種結構。同時,鋼結構也是施工現場工程量最小的一種結構,因而施工周期也最短。此外,鋼結構工程主要是干作業,能改善施工環境,有利于文明施工。
⑤采用鋼結構可大大減少沙、石、灰的用量,減輕對不可再生資源的破壞。鋼結構拆除后可回爐再生循環利用,有的還可以搬遷復用.可大大減少灰色建筑垃圾。因此,采用鋼結構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被認為是環保產品。
⑥綜合上述特點,與混凝土結構相比,鋼結構是環保型、可再次利用的,也是易于產業化的結構,同時還有較好的綜合經濟指標。例如,因自重小,其地基基礎費用相對較省;因構件截面相對較小,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積;與混凝土結構相比,采用熱軋H型鋼的鋼結構有效使用面積可增加4%一6%;因施工快、工期短,可節省貸款利息并提前發揮使用效益;工程資料表明,1t鑰結構可減少7t混凝土用旦,這樣又可以節約能源。
⑦能制成不滲漏的密閉結構。
⑧耐熱性能好,但耐火性能差。鋼材在常溫至200℃以內性能變化不大,但超過200℃,鋼材的強度及彈性模量將隨溫度升高而大大降低,到600℃時就完全失去承載能力。另外,鋼材導熱性很好,局部受熱(如發生火災)也會迅速引起整個結構升溫,危及結構安全。一般認為,當鋼結構表面長期受高溫輻射達150℃以上,或短時間內可能受到火焰作用,或可能受到熾熱熔化金屬噴濺,以及可能遭受火災襲擊時,就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如用耐火材料做成隔熱層等。
⑨易銹坤。這是鋼材的最大弱點。據有關資料估算,有10%一12%的鋼材損耗屬于銹蝕損耗。低合金鋼的抗銹能力比低碳鋼好,其銹蝕速度比低碳鋼饅。耐候鋼抗銹最好,其抗銹能力高出一般鋼材2—4倍。
鋼材銹蝕嚴重時會影響結構的使用壽命,因此鋼結構必須采取防銹措施,徹底除銹并涂以油漆和鍍鋅等。此外,還應注意使結構經常處于清潔和干燥的環境中,保持通風良好,及時排除侵蝕性氣體和濕氣;選用的結構構件截面的形式及構造方式應有利于防銹;盡量避免出現難以檢查、清洗和油漆之處,以及能積留濕氣和大量灰塵的死角和凹槽,閉口截面應沿全長和端部焊接封閉;平時應加強維護,及時進行清灰、清污工作,視涂裝情況,每隔數年應重新油漆一次;必要時可采用耐候鋼,如橋梁等露天結構。